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和小程序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扫码点餐、便捷支付、酒店预订还是在线医疗服务等等,它们无处不在。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牛来乐,每当启动一款新的App或小程序时,它们常常请求访问您的相机、通讯录、身份信息乃至位置信息?这些权限请求真的都是必要的吗?
近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民生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覆盖全市5万多家经营主体的App和小程序,在随机抽查的197款应用程序中竟然发现了多达388项问题。
这些问题应用程序都有哪些?
是否正在被我们使用?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否正被非法收集?
一旦被收集,这些信息又将流向何方?
面对潜在风险,如何识别并防范?
对于不再使用的应用程序,您会注销吗?
卸载应用程序 注销步骤莫忽略牛来乐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人卸载应用程序时,都会忽略注销这个步骤。对此,北京市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习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一:不再使用的应用程序,应及时注销账户并删除个人资料。孟翔:我们在生活中使用一些小程序或者App的时候是暂时使用,可能这段时间使用完以后,后面就不再使用了,从安全的角度,应该删除里边存储的个人信息。具有个人信息收集这种功能的小程序,都应该提供账户的注销,或者说个人信息删除、更改这种功能,如果没有提供的话,理论上应该就属于违规行为。
依据《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注销账号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删除个人信息或者进行匿名化处理。删除、匿名化处理个人信息从技术上难以实现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停止除存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之外的处理。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二:定期检查App权限设置,及时关闭非必要授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洪延青:我们现在的很多的手机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制,比如说你在打开某些地图软件的时候,或者说打开某些点餐软件的时候,它会提示你的麦克风的权限被打开了,也许你这个场景没有使用的麦克风,你可以到后台去查看你是否过多了授予他的权限,你完全可以去自主地去防范它。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三:对频繁索权、诱导授权的应用,坚决拒绝安装。孟翔:比如说这个软件没有必要收集我们的位置信息,它的基础的业务功能不需要位置信息,但是它一次两次三次反复向我们弹窗索要位置信息的权限,我们拒绝,但是他还仍然反复提醒,这种也属于违规行为。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四:关注违规App名单,防患于未然。洪延青:其实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自己辖区内的专项整治的活动,我们可以关注这些执法部门定期发布的公告。他们认为已经违法违规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App,如果看到这样的公告,用户就可以少下载或者不下载这个App。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五:发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积极举报。杨虎:在此也提醒广大用户,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我们也将依法依规地予以处置。下一步我们也将按照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行动的安排,会同有关的部门深入地开展民生消费领域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专项治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用户权益。
当一款天气App要求读取您的短信时,这不是技术需求,而是掠夺,被掠夺的正是我们的个人信息。App或小程序厂商不能以功能服务为名,强制索取通讯录、定位等非必要权限,利用晦涩协议和捆绑策略,将用户数据转化为自己谋利的商业资产。收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规范应用程序,网信办及时出手,查堵漏洞,好比一场及时雨,这样的抽查整治,也会持续进行。而当我们遭遇这些违规App时的每一次点击“拒绝”,都将是数据权利回归的惊蛰之鸣。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张李彬 王思思 邹其元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